全市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 | |||
|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而千里之外的温州,一场“政企校研”联动的头脑风暴同步掀起——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与人工智能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座谈交流,为温州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凝聚共识。 瓯越大地正以创新为笔,将人工智能的“未来时”快速推进为“进行时”。日前,市经信局发布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半年度亮眼成绩单:全市已累计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企业等10个,数量居全省第三;中国智能谷跻身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乐清成为全省首批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试点……一系列成果,彰显着温州在AI赛道上的坚实脚步。 作为一座以创新为精神基因的城市,温州始终锚定“建设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的创新温州”目标。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再次提出“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的号召后,全市紧扣“创新温州八大工程”,将人工智能视作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耦合、同频共振。 依托“一港五谷”平台矩阵,温州正构建起要素富集的产业生态。走进中国智能谷,抖音“链主”企业的磁场效应已然显现——435家人工智能企业在此扎根,从算法研发到智能终端的产业链条日渐完善。中国数安港以“人无我有”的开源优质数据形成独特优势,累计招引重点企业577家,数据交易额突破50亿元,成为大模型低成本训练的“数据富矿”。国际云软件谷聚焦算法服务,集聚459家相关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楼宇,让“算力”与“智力”在此高效耦合。 “浙江有市场经济先导、改革开放先行、数字经济先发三大优势,温州更在数据安全、新能源等赛道积累了独特基础。”正如座谈会上专家所言,温州对照“五张图”“五重清单”培育企业梯队,通过“科技企业双倍增”“专精特新”“凤凰”“雄鹰”等人工智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企业沿“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路径成长,让产业生态既有“参天树”的引领,也有“灌木丛”的繁茂。 依托“5+5”现代化产业体系,温州为AI技术提供了海量的应用场景。惠利玛集成打造时尚AI垂直大模型“VALI”,以及爆款抓取、好货通、好采通等23个人工智能模块,链接行业智联工厂38家,平台累计撮合鞋类交易超20亿元,助企成本下降10%、销售提升20%;乐清的电气企业里,30万元内的数字化系统让中小微企业共享智能红利;在泵阀生产的精密检测环节,机器视觉系统与AI技术正实现深度融合……如今的温州,“人工智能+制造业”的融合场景已从实验室稳步走向生产线。 从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到DeepSeek技术全城培训,温州搭建起技术普惠的桥梁。101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需求清单在数安大会发布,让中小企业敢用、会用、善用AI。而“瓯越英才计划”对顶尖人才“一人一策”的引进、9所高校构建的“人工智能+制造”贯通培养体系,则让“智力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展望未来,温州正以更清晰的路径奔赴AI时代: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引航龙头企业在AI赛道加速领跑;在“一港五谷”的版图上培育芯片研发、算法优化等硬核力量,让开源鸿蒙小镇、抖音小镇生长为创新聚落;支持重点企业锻造行业垂直大模型,让机器人解决方案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进更多工厂;借数字创新大会播撒案例火种,带动中小企业共赴这场智能革命。 未来已来,AI之光正穿透时空照进此刻。(记者 柯哲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