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15/2024-0019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住建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以来,市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市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作出的部署要求,以“强城行动”为总牵引,以强城强核、城市更新、温暖安居、模式创新、培优扶强、除险保安、科技创新、凝心铸魂“八大行动”为支撑,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中奋力谱写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实施“强城强核”行动,高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统筹推进“强城行动”,编制《2024年温州市实施“强城行动”建设项目清单》,“五城三园”重点板块建设加速推进,南环线、园博园周边配套道路建设等项目已进场施工,南湖排涝调蓄工程应急段、市树市花园以及瓯柑精品园等已基本建成。全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0.3公里,建成停车位约2.7万个,其中公共停车位3600个,打通断头路10条,新建城市公园5个、绿道32公里。25个风貌样板区、20个未来社区全面开工,鹿城区大南街道、洞头区北岙街道入选全省首批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全省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交流会在温州召开。完成18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市级验收,启动20个浙南民居建设样板村、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
(二)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印发《温州市城市体检更新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温州市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科学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市政、环保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新建雨水管网29公里、供水管网8.7公里、污水管网25公里、城镇燃气管网43.6公里,改造提升桥下、边角地等闲置空间23处。老旧小区改造完工23个、开工18个,完成加装电梯71台,更新老旧电梯91台。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完成6个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指导11处历史建筑开展活化利用工作,督促4处历史文化街区推进改造提升工作。
(三)深入实施“温暖安居”行动,进一步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公租房兜底保障,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31932户。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922套(间),“平急两用”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做法入选住建部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鹿城瓯海两个项目、1464套列入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库,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市区保障性住房的实施意见》和《温州市市区保障性住房配售管理办法》。
(四)深入实施“模式创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审批管理,调整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暂定一级资质延续政策和商品房预售政策,缓解房开企业压力,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率全省之先开展现房销售试点,龙港市龙金西区R21-04地块已基本结顶。出台《温州市住宅建筑品质提升设计导则(试行)》,在建筑层高、隔音、绿色、智能等多个维度提升住宅建设标准,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
(五)深入实施“培优扶强”行动,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产业培育,新增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1家,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62亿元,同比增长13.4%。2023年智能建造工作获住建部通报表扬,印发《2024年温州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创建标准》,已有115个项目申请试点,252台(个)智能装备、164个智能施工班组投入施工。深化龙港市装配化装修项目试点,着力推动家装“厨卫换新”行动。聚焦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完成高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5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9万㎡、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80.49兆瓦,承办全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会。开展房建市政领域“三包一挂”专项整治行动,减少非正常经营低资质企业占比,取消僵尸企业资质,规范市场秩序。
(六)深入实施“除险保安”行动,全力护航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加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管理,建立“四小、三好、一会”防范机制,检查建筑工地2446个次,消除安全隐患共6022处。守牢城乡房屋使用安全底线,第三次全省城镇房屋排查在册危房35幢,采取工程措施实质性解危6幢,剩余29幢已落实管控措施;自建房鉴定确认危房2908户(幢),已通过拆除、修缮加固等工程措施治理2845栋,销号率97.83%;深入开展城乡房屋排险保安五年行动,形成“三无一有”(无圈梁、无构造柱、无地梁、有地下室)房屋清单21626处,“三临”(临山临水临路)房屋重点区域风险清单2912处,涉及危房均已制定“一房一策”解危方案。
(七)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行动,深化改革塑造发展新优势。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颁布全省第一张“房屋码”,全面贯通浙里建实现“一码全链”,探索“房屋码”集成应用,揭榜挂帅“物业两金”“装修安全”等应用场景开发。创新开通物业系统线上表决功能,全市发起线上公共事项决策1793项,“云表决”入选2024年温州市法治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培育清单。优化迭代工程建设“全链管”应用,率全省之先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实施竣工图数字化管理改革,实现全套工程验收资料自动生成。持续推进保修金保函制度改革,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八)深入实施“凝心铸魂”行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7次,“住建联学”、道德讲堂(红色讲堂)活动各4场。推动党建业务相融互促,全市400余个在建工地全部成立临时党支部,17个支部书记挂牌攻坚17个“强城”项目。深入开展住建系统“反腐倡廉全覆盖无盲区”三年行动(2023-2025),开展新一轮廉政风险排查,关注拆迁安置、项目验收、工地监管、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住建系统党风廉政监管机制,加大行业领域廉政风险隐患管控力度。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守好意识形态建设主阵地。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建引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必修课,实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最新重要讲话、作出的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直面漠视群众利益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进一步完善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监管,加快城市燃气管网更新建设。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引导机制,做好重大政策发布解读和民生热点回应引导,强化“最美温州人·最美建设人”正面典型引导,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坚持全域协同,建设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紧盯“强城行动”项目建设,全年“六大行动”项目开工350个、建成220个,十大标志性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庆前基本建成江心屿西园、松台三期等项目,年内建成CBD总部大楼8幢以上。实施和美城乡“八大行动”,全年打造特色街区20处,新建城市绿道40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0公里、打通断头路20条,提升利用桥下等闲置空间50处。完成燃气、供水、污水等管网建设114公里。全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80个,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0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100台。
(三)坚持先立后破,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统筹推进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市区保障性住房的实施意见》及配售管理、轮候库管理、资金管理、收购定价机制等系列配套文件,形成“1+X”政策体系。全年建设筹集公租房1212套,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400套以上,争取国家保障房再贷款政策。
(四)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建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建筑业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完善“智能建造”试点政策和工作机制,培育2家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智能建造骨干企业,打造10个以上省级试点项目,100个以上市级试点项目。以《温州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战略引领,着力开展新建建筑高质量发展、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推进节能低碳示范项目创建、加强建设科技科研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全年打造省级绿色生态城区3个,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430万平方米。
(五)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升住建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建筑施工领域质量安全监管,推进落实建筑企业安许证记分管理等监管措施,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提升风险管控、隐患整治能力。完善新建农房建管机制,制定农房设计导则和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加快出台房屋装修安全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并处置装修安全隐患,探索装修“保险+服务”试点。完成现有城镇三排、自建房在册封堵管控及动态监控的存量危房实质解危工作,分阶段推进房屋排险保安五年行动任务。以经营性房屋、既有住宅、装饰装修工程等作为排查治理重点,持续开展破坏房屋结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六)坚持改革赋能,持续推动住建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住建领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现工程建设等4大领域、22项增值服务事项全面落地,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制、“窗口无否决权”等制度,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探索推动“房屋码”在工程监管、物业管理服务、房屋交易、房屋安全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加快构建市级“住建大脑”数据仓,持续推进“全链管”、CIM等系统建设,健全房产数据提质机制,迭代物业“两金”智慧监管平台,着力打造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