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温州市房屋征收指导中心  ->  工作动态  ->  其他动态
城市更新,向美而行丨焕新桥下空间,“绣”成都市新景
发布日期:2024-12-30 14:07:25 来源:潮新闻 字号:[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4年,温州发出“实施‘强城行动’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冲锋号角。“强城”向未来,温州启新程。

浙报集团温州分社联合温州市住建局,共推《城市更新,向美而行——城市更新》新媒体专题,宣传瓯越大地上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实践举措,聚焦瓯越大地在实现“城市兴则经济兴、城市强则温州强、城市好则百姓好”的道路上,温州人敢闯敢试、大胆探索的创新做法。  

项目名称:改造提升桥下、边角地等闲置空间

项目内容:全面排摸建成区范围内容易被忽视、未被充分利用的城市剩余空间,系统规划,化零为整,变“废”为宝。主要集中在零散空间(城市边角地)整合开发、桥下空间延伸开发、低效空间立体开发。今年以来,全市部署推进闲置空间改造提升项目 50 处以上,涵盖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等所有类型桥梁桥下空间,以及未被充分利用的城市边角地等。

变了!变美了!

桥下的空地,变成了停车场、小公园、健身场。

街区的小片空地,变成了月光集市,充满烟火气。

更多的河边空地,变成了滨水休闲带、露营基地,一到周末人山人海。

瓯海区大罗山服务集散中心俯瞰图 共享联盟·瓯海 陈明铭 摄

这是一个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大工程。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从细微处着手,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通过精细化治理,让被遗忘的角落变得可亲可近,打开了更多居民活动空间,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温州,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城市的品格与气质。

“桥”见美丽 从荒芜到乐享

在温州的中央绿轴,一座露营基地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桥上列车呼啸而过,而桥下则是市民们悠闲散步、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温馨场景。这一张一弛之间,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都市新景。

中央绿轴露营基地一角 图源:温州发布

然而,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甚至有人在此生火做饭,不仅影响了周边环境,还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引发了周边居民的诸多不满。但如今,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集赏落日晚霞、观漫天繁星于一体的慢生活空间。

市域铁路S1线从露营基地边的高架桥上飞驰而过 图源:温州发布

国庆期间,这座露营基地迎来了预定的高峰期。孙先生带着孩子从市区自驾而来,仅用了10分钟就抵达了这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他感叹道:“真没想到这个露营基地这么舒服!”这座占地12亩的露营基地,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100万元,融合了运动、音乐、市集、露营、亲子萌宠、潮流艺术等多种元素,构建了一个复合型绿轴的休闲服务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这一妙变离不开政府的精心规划和细致管理。在温州市政府的推动下,各区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桥下空间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改造。截至目前,温州已完成投用桥下空间等闲置空间50处,新增公共停车位1900余个、体育场所18处。这些闲置空间已经转变为了停车场、小公园、健身场等多元化的公共空间,成为了市民喜闻乐见的社交场所,真正融入了城市生活的肌理之中。

“桥”见幸福 让城市更宜居

被赋予新生命的桥下空间遍布温州各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这样的美好场景,也可在一个个桥下空间的改变上窥见一斑。

龙港市甬莞高速桥下空间象中段 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供图 

龙港市甬莞高速桥下空间象中段和象南段,以“山川奇境,绿翠联珠”的设计理念,打造高架桥下自然景观长廊,融合山丘、星空、江海等自然元素,打造出集城市形象、科技休闲、娱乐互助、健康运动为一体“低线公园”,唤醒桥下沉睡已久的闲置空间。智能运动、科普教育、休闲活动等五大主题功能区,通过智能科技等手段,成为一个全新时尚、活力科幻的网红打卡点。

东大街桥下的儿童友好公园 共享联盟·瓯海 蔡温瑞 摄

娄东大街桥下地块则被打造成了儿童友好公园,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专属的游乐天地。这些改造不仅提升了桥下空间的使用价值,更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瓯海区大罗山服务集散中心内景 共享联盟·瓯海 陈明铭 摄

瓯海区大罗山服务集散中心(大罗山舜岙入口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大罗山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这里以龙脊为形,融合了温州山高水长的地域特色风貌和独特的瓯越文化背景,不仅是游客集散的中心,更是传承和弘扬温州文化的重要场所。

洞头区北岙街道民工休憩服务室和群众技能培训中心 洞头区人社局供图

此外,温州还积极探索将城市边角地改造为停车场、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途径。洞头区北岙街道在原有停车场上方进行了立体化再开发再利用,加建了二三层作为民工休憩服务室和群众技能培训中心。这种创新性的改造方式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这些曾经被遗忘的桥下空间和闲散地块,已经转变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和城市文化的新亮点。正是这些遍布温州各地的新亮点,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水平和承载能力,更擦亮了城市的底色和形象。

经验做法:“绣”出都市新景观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桥下等闲置空间,成为提升城市品质、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温州住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通过顶层设计、深度挖掘、创新形式,全方位盘活闲置空间,形成了“组合拳”,打出了关键牌,做出了新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部署

将桥下空间利用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任务,制定了《温州市区桥下空间提升利用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规划、建设、管理等综合施策路径。同时,建立了由交通运输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指导协调的管理机制,并编制了设计导则,为桥下空间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深挖可用空间,高效盘活资源

全面排摸城市剩余空间,通过零散空间整合开发、桥下空间延伸开发、低效空间立体开发等方式,实现了变废为宝。如龙湾区市域铁路 S2 线桥下空间、六虹桥路儿童友好公园等。

三、创新利用形式,满足群众需求

坚持服务导向,因地制宜拟定闲置空间利用方案。一方面,打造基础便民设施,如停车场、体育休闲公园等,有效缓解了停车难、运动场所缺乏等问题。另一方面,打造景观地标设施,结合地方特色,提升旅游吸引力。同时,还打造特色商业设施,如亲子露营基地、月光集市等,促进了当地消费和经济发展。如文成县百丈漈镇入口景观、泰顺新城区月光集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