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5015/2024-0001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住建局
成文日期 2024-01-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1-26 17:58 来源: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今年以来,温州市住建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建设厅的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基本路径,围绕年初确定的“1241”工作目标体系,稳支柱、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努力为全市经济稳进提质作贡献、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办实事,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开展行业稳进提质行动。坚持精准施策,制定出台“25条”“10条”支持政策,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稳妥有序推进“保交楼”,全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召开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实施“旗舰行动”,深化“央地合作”“评定分离”,新增一级资质企业57家,建筑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承办住建部“智能建造”工作现场会和首届全国智能建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一核三库”应用型模式获住建部充分肯定。率全国之先开展施工图二三维(BIM)联合审查,率全省之先实现建筑单体码自动赋码落图功能。

(二)深入开展全域协同发展行动。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互保,建成瓯海大道西延三期、环山东路南延等城市道路,瓯海餐厨垃圾处理厂基本建成,打通瓯江南北联网保供水(乐清片)生命线。高标准新建城市公园10座,新增绿道110公里,成功举办全省绿道网建设暨园林绿化工作现场会,住建部公园城市建设技术指引研讨会在乐清召开。打造墨池坊、梧田老街等一批精品项目,完成市区重点赛事区国际化标识改造。新申报创建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20个,新启动2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成立全省首个村镇建设工匠协会。

(三)深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深化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创成省级风貌样板21个、富春山居图样板8个,建成共富风貌驿24个,打造省、市级共富风貌游线17条。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创成省级未来社区21个,打造“一老一小”服务场景107个,新增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267个,鹿城区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加快城市更新步伐,3个试点城市、4个试点片区、6个试点项目入选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38个,加装电梯190台。

(四)深入开展“温暖安居”保障行动。夯实公租房基本保障,修订《温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管理办法》,新增公租房实物配租1548户,发放租赁补贴41575户。聚焦新青年、新市民安居,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25万套,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24.88%。人才政策不断完善,探索实施人才房票和常态化配售。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新开工14541套,完成量居全省第1。全面推进房屋征收法治化,“安置提速”全年交钥匙5.17万套。

(五)深入开展除险保安攻坚行动。率全省之先实行检测影像留存制度,推进IDI保险试点在龙港落地,在全国工程质量数字化监管现场会上推广“全链管”应用经验。率全省之先将农村房屋安全纳入基层网格巡查工作体系,完成自建房安全排查219.2万栋,100%实现动态解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监管存在安全风险”、“全链条模式破解危房治理难”入选二季度省七张问题清单整改总榜典型示范,其中“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监管存在安全风险”入选年度总榜典型示范。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市住建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市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作出的部署要求,锚定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强城行动”为总牵引,以强城强核、城市更新、温暖安居、模式创新、培优扶强、除险保安、科技创新、凝心铸魂“八大行动”为支撑,推动大都市区综合能级和中心城区首位度双提升,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中奋力谱写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深入实施“强城强核”行动,高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认真落实“强城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统筹实施“六大行动”、建设“五城三园”。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引导瓯江新城重点片区建设,把瓯江新城打造成为辐射温州大都市区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和现代都市产业新高地。加强对城市设计管控,推进全域城乡风貌提升、未来社区建设。加快全域协同发展,系统打造城市骨架路网和公园绿道体系,联动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

(二)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锚定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推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融合联动,加快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改造提升桥下等闲置空间,着力补齐城市建设发展短板。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小区联动、片区统筹,探索实施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快完善法规、名录、规划、管控四大体系,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活化利用经验。

(三)深入实施“温暖安居”行动,进一步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公租房兜底保障,通过实物配租、租赁补贴方式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及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制度,全年新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稳慎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强化依法征迁,加快回迁安置,全年建成1.2万套、认购1万套、交钥匙1万套。

(四)深入实施“模式创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持续加强房地产调控,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支持企业深耕发展。优化开发方式、融资方式、销售方式,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住宅品质提升行动,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提高住宅建设标准,探索建设“好房子”。

(五)深入实施“培优扶强”行动,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建筑业“旗舰行动”,加快培育特级资质和“专精特新”企业。探索智能建造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实践,加快实现“智能建造”从试点走向市场。推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开展新建建筑标准提升、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建筑能效提升、绿色生活5大行动。健全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积极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环境。

(六)深入实施“除险保安”行动,全力护航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提升建筑工程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违法违规案件处罚力度,推动本质安全逐步稳固。完善建筑工人全员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再排查再整治行动,落实常态化网格巡查机制,探索建立房屋安全保险制度,有序推进农房改建“放管服”改革以及城镇老旧片区小团块有机更新,夯实房屋安全基层基础。

(七)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行动,深化改革塑造发展新优势。持续推进“新城建”试点,推广施工图二三维(BIM)联合审查,加快实现民用建筑应审尽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推动“房屋码”“一码全链”、多元应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施工图分类审查,实行施工许可多合一审批和分阶段许可,扩大承诺容缺制和告知承诺制应用范围,推动涉企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升级。

(八)深入实施“凝心铸魂”行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浙江、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深化“双建争先”工程,推动党建业务相融互促,大力推进“红色工地”、“红色物业”、“红色协会”创建。深入开展“清廉机关”、“清廉单元”、“清廉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