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  温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新闻资讯  ->  综合信息
 
温州建校2021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1-11-30 14:22:59 来源: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字号:[ ]

2021年,温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温州建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住建局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培养能工巧匠为目标,与时俱进,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学校隶属于温州市住建局,是一所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立中职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507.2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851.05平方米,开办资金327.77万元。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80年的温州市建筑技术进修学校,1981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温州市建筑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5年经浙江省建设厅批准改名为温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四十年来,学校为温州建设行业源源不断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温州建设行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先后获得浙江省三级重点中职学校、省级骨干专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学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绿色学校等荣誉。

1.2学生情况

2021届毕业生232名,顶岗实习安置率100%。完成招生217人,目前在校共计19个班级,在校学籍学生795人,主要有普通中职班、高考班、中高职一体化班级。2021学年学籍异动处理为休学(包括生病与当兵)1人、转入1人、复学1人、退学12人。与2020年度对比学生流失率下降。

1.3教师队伍

学校有一支具有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注册国家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二级注册结构师、二级注册建筑师等资质的教师队伍,生师比为19.39:1,专任教师4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4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38人,专任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2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1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31.7%。另外,学校建立校外教师人才库,聘请行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指导能力的管理、技术人员到校授课。

1.4设备设施

教学楼配备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仪器设施,并在温州市率先采用“水源热泵”空调和光伏太阳能发电节能技术,实现学生公寓全空调全热水。学校设有音乐教室、计算机房、专业课实训室、钢筋实训室、工法墙、造价实训室,CAD实训室,模型制作室、BIM实训室、脚手架实训室等,教学电脑323台,各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因新图书馆在筹建中,今年部分库存图书报废,现有图书量1.8万册,生均图书22.5册。学校有自己的网站,建有校园网,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以“明德、精艺、自强、笃行”为校训,以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为切入点,狠抓学生德育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建筑业复合型人才。学校对实训室进行改造和提升,开设了大量项目实训和课程实训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文化课基础课合格率为95.71%,体质测评合格率89.35%,德育100%,专业技能考核以钢筋工种技能证为主,通过率100%。

学校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做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生活,学好专业,掌握技能,全面发展。

2.2在校体验

每学期期末组织全体学生在钉钉上对学习满意度进行不记名评教,学生可以给每个任课老师评分和评价,学校会根据学生意见建议老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每年学校举行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搭建起良好的展现平台;注重校园安全管理,实行校领导、中层、行政、教师四级值班制度,学生对校园安全管理满意。毕业生对学校满意或基本满意。

2.3资助情况

学校按国家政策,严格执行两免一补,全部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2021学年794人免学费,26人申请助学金,共发放资助金26000元。通过“统一办卡,集中支付”,向学生家长及时发卡,足额发放国家助学金,让学生及家长感受到国家的温暖。有2名学生荣获中职国家奖学金,共发放国家奖学金12000元,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中职国家奖学金政策和获奖学生的优秀典型事迹,充分发挥中职国家奖学金的育人功能。

2.4就业质量

学校毕业生232人,专业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96%,初次就业薪资3000元/月以上的比例占75%。升入高等教育升学率96.6%,较上一年度上涨。

2.5职业发展

学生的职业发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升入高等教育学院继续再深造学习,另一部分学生在工地上学习能力比较强,能很快结合理论知识及其运用,岗位适应能力强,吃苦耐劳,能很快融入建筑企业一线工地上工作,随着企业工地的变化岗位也在不断调整、迁移。

3、质量保障措施

3.1突出政治建设,开展党建引领工作

根据市住建局党委党建工作总体部署,认真制定学校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扎实开展党员干部和教职工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创建“初心育人、融合助企”党建品牌,召开品牌创建动员会,围绕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学生培养德技兼修、职工培训能力提升、校企合作融合发展、联合组建“1+N”党建联盟五大内容扎实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3.2以“五业联动”为载体,狠抓教学质量提升

3.2.1推进“五业联动”职业教育新发展。组织“初心育人、融合助企”校企合作座谈会,为校企合作打开新思路。在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专业中,创新推出学生的一周工地实训。

3.2.2注重教学管理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组织学生参加2021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的CAD和测量两个项目,两个项目6名学生都取得省三等奖,为我校派学生参加省赛获得最佳成绩。大力推进实训工作,更新建筑制图室、BIM综合实训中心、构造实训室设备,并投入使用。与嘉丰公司校企合作成立模架实训室、模架工作室。开展扣件式脚手架、新型脚手架、单梁钢筋实训,全面提升实操技能。

3.2.3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和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在制度上明确教师师德师风要求。认真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参加了2021单考单招理论考试改卷。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各类课程体系,每门课程中加入课堂思政。

3.3加强常规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3.3.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学生德育。结合建党百年,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活动:清明节“牢记历史使命,弘扬红船精神”烈士纪念碑扫墓暨重温入团誓词活动,“青春同心、永跟党走”书画和摄影比赛,“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班会,“看一部红色电影”观影活动,“学雷锋”,参加蒲鞋市街道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及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短视频获一等奖。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到芳园社区进行志愿者活动,开展学习雷锋主题板报评比,以及观影雷锋事迹。开展“开学第一课”、线上“青年大学习”、国旗下讲话、线上主题微团课青年志愿者、教师节感恩活动、“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激发学生的责任担当。组织开展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2020学年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工作,发挥榜样的力量。

3.3.2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教育。以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课堂管理为着重点,每天开展疫情防控管理、课堂及课间情况巡查和以校风校纪教育,对课堂纪律、迟到早退、请销假、仪容仪表、违规吸烟、手机管控等方面作为常规检查。坚持“垃圾不落地”“课间整理”和“垃圾分类”理念,开展班容班貌评比和“垃圾分类从你我做起”主题讲座,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做到一日一反馈、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比,使学校保持整洁卫生,校园环境得到美化净化。以学生宿舍为主阵地,强化学生宿舍育人功能,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开展星级宿舍评比。围绕“我的青春,与法同行”开展法制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纪律观念,规范日常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生活习惯。

3.3.3开展丰富活动,活跃校园文化。开展“绳彩飞扬,跳动健康”跳绳比赛、篮球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大课间跑操和课间操活动等,克服没有操场的局限,因地制宜,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今年我校在全市33所中职学校体质测试中由末位提升至第15名,成绩喜人。组织参加第32届体育节“8字”跳绳和50米迎面接力跑比赛,组织参加温州市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武术套路锦标赛获高中组团体第五名。开设14个社团课程,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3.4校企合作

2021年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7家建筑业骨干企业联合办学采取五年一贯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签订订单培养和就业协议,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生毕业后经考核合格可在订单企业就业,共同积极开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新局面。

为了更好地实习与就业发展,我校与浙江校友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软件运用平台使用合作协议书。实习过程中校友邦提供学生日常管理的考勤并做好记录,学生日常上下班签到,实习班级学生定位打卡签到,每周完成周记打卡。个别实习生途中换实习单位,学校联系解决新单位的实习问题。学生实习结束后以及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并与实习班班主任进行核实互相配合管理。并有效的汇总学生在实习工作单位去向信息,实时掌握学生实习动态。

4、社会贡献

4.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通过学校对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升。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把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工作实际结合在一起,企业满意度较高。

4.2开展行业教育培训工作

建校作为服务行业和建筑业企业重要窗口,大力开展建设教育培训工作,近三年来完成社会培训量达10万人次以上。2021年为各地、各企业共举办“送教下乡”、“送教入企”活动10期、计1186人次;共有300人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本科和大专学历提升;联合温州建设集团租赁公司和嘉丰架业共建特种工考核基地,共举办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考试5244人次,其中特种作业人员4491人次、建筑工匠1008人次。学员获得国家技能提升培训财政补贴累计达163.36万元。截至2021年11月29日已完成各类培训和考试45859万人次。

5、举办者履责

5.1 经费

学校隶属市住建局行业办学且自收自支体制,只能依靠学校行业培训收入和财政学生学费拨款维持运行,没有生均拨款和其他教育专项经费,造成办学经费严重短缺,难以维持正常办学。

5.2 政策措施

因学校隶属市住建局行业办学,市教育局业务指导,大部分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不能覆盖。

6、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6.1存在的问题

(1)办学经费紧缺。由于自收自支体制,仅靠财政补助中职学生每生每年4800元学费和行业培训收入来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政府部门没有其他办学经费支持,无法满足学校更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办学关系不顺。由于学校隶属于市住建局,在和财政、教育部门工作对接中关系不顺,导致学校难以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和职教发展的需求。大部分教育体系和政策不能覆盖,在推进职业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缺少政策扶持和资源配置。

(3)基础条件落后。学校实际占地面积只有15.4亩,没有符合要求的校内实习实训场所,无法满足办学基本要求。学校相关教育教学设备远远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大部分设施亟须更新。陈旧的校舍,性能落后且设备不配套直接影响着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

(4)教师编制不足。温州建校目前编制数38个,有700多名学生,师生比严重失调。学校招聘47个临时编外人员由于身份、待遇和职称评审问题,很难招到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教师,而且流动性非常大,使办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6.2改进措施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办学体制。努力推进学校自收自支办学体制改为全额拨款体制,落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和公用经费标准,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增加教师编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13〕16号)规定和目前学生规模,需增加教师编制指标。

附表1:社会培训工作量统计

年份

社会培训(人次)

32学时以上培训(人次)

取得各类技能证书(人次)

2020年

45859

29813

4387

2021年

50418

29242

6646

合计

96277

59055

11033


温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2021年11月


【打印本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