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历史需要被铭记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得到的历史经验
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红色文化研学活动,是每一届团员的必修课
在建党百年这样的历史新起点
建校人重温百年征程
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使命
壮志腾云天地间
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历经数十年血雨腥风,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取得全面胜利,并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那些特殊的岁月里,温州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浴血奋斗,成立了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等革命队伍;1936年3月,中共浙南特委在泰顺成立;1939年7月21~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召开……而发生在鹿城的重大革命事件也不少,在历史文化街区五马街、禅街、公园路及周边地带,留下众多红色元素。
11月12日,我校团委组织学生赴历史文化街区参观学习,并举行入团仪式。
场馆1:温州城区革命历史馆
温州城区革命历史馆坐落于市区禅街温州教育史馆二楼(市第八中学门口)。场馆以时间顺序,通过“思想之光革命之火”“艰苦斗争曲折前进”“抗日战争潮流勇进”“全面胜利和平解放”等四个时代华章展现了一位位革命志士的精神风采,和一段段不屈不挠的斗争故事。历史馆内图文、历史影像展现了从1919年温州青年参与五四运动、1924年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建立至1949年浙南全境解放的那段红色岁月;记录了成千上万的温州城区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
场馆2:国共和谈旧址
国共和谈旧址位于五马街30弄,1937年8月24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代表吴毓、黄耕夫与刘建绪的代表邓讱在温州五马街申江旅馆进行谈判。经过几次协商,双方达成五项协议,并签字生效。谈判结束后,闽浙军区于8月27日发布《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闽浙军区布告》。同时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军区发布了《为巩固和平、坚决抗敌告全国各界男女同胞书》,表明浙南红军游击队与全国军民团结御侮的态度和决心。国民党地方当局根据和谈协议,先后将关押在衢州、永嘉、瑞安、平阳等监狱的中共党员释放。
场馆3: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旧址
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旧址,是温州城区至今保存的浙江省委唯一旧址,位于温州市区九柏园头,由17号(今31号)黄宅和12号(今19号)魏宅组成。黄宅为中式二层楼房,分为东西两部分,楼上有门相通,1952年10月毁于火灾,后重建为二层居民住宅。魏宅仍保持原貌。
场馆4:温州中山纪念堂
温州中山纪念堂在鹿城中山公园北端,建筑面积488平方米,砖木结构,中西结合,平面呈凸字形,台基以白色规整块石叠 砌,凸出部分即前厅,呈亭阁式,面阔三间,后部为西式楼房,面阔七间。是中西结合北伐胜利后,温州各界人士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发起在华盖山、积谷山之间建造中山公园,中山公园于1930年10月建成,同年11月,中山纪念堂落成。一楼展厅内,中厅为孙中山先生半身汉白玉雕像,西、北、东三面墙壁的镜框中,陈列着一批珍贵的照相,介绍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分为少年求学、立志救国(1866~1894)、致力革命、推翻帝制(1894~1911)、创建民国、捍卫共和(1911~1922)、誓师北伐、鞠躬尽瘁(1922~1925)四个阶段。楼上为录像室和会议厅。
少年雄心九霄外
青春是不负韶华,逐梦前行的过程
温州建校第27期入团积极分子实现青春跨越
正式加入中国共青团
主持人:212班董静
团委副书记:高考1班夏丽若
宣读新团员名单,带领新团员入团宣誓
老团员代表:203班吕温鲁
新团员代表:194班王博生
团委书记:厉净
红色基因建校承
(学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