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15/2020-03395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住建局 |
成文日期 | 2020-02-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一、2019年主要工作成效
2019年,市住建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市委陈伟俊书记对温州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奋战1161、奋进2019”部署,全力推进温州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顺利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提升品质,美丽温州建设持续推进
一是城市“大建大美”掀起高潮。以“五美”新温州为目标,全面推动“大建大美”向“全域美”拓展、向“精建精美”提升。全年开工“大建大美”项目298个、完成率120%,建成294个、完成率111%,完成年度投资1347亿元(政府性投资499亿元)、完成率111%。其中“两线三片”已开工项目95个、完成率112%,建成92个、完成率124%,完成年度投资497亿元(政府性投资168亿元)、完成率113%。建成瓯江光影码头、瓯越大桥水舞秀、世贸中心和置信大厦亮化项目、白鹿洲公园光影秀、塘河石刻博物馆、名城广场、三垟湿地花溪花岛等70个“大建大美”市民体验项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二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圆满收官。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115个乡镇全数通过省级验收,完成整治项目1979个、投资140.5亿元。44个乡镇被评为省级样板乡镇,总数居全省第四,创建样板乡镇比例达到38.3%,位居全省第三。同时,推进全市88个街道(城关镇)和中心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小城镇功能服务和环境面貌。三是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深入推进。启动实施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同步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24个, 其中17个获省级财政补助。开展村庄规划设计和农房设计落地试点各1个。此外,根据车俊书记“重建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指示精神,推进实施永嘉山早安置房建设,确保受灾群众回迁入住过新年。
(二)统筹资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一是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效推进。省整改方案涉及的28个整改项目已有27个向省厅交账报备,150个标段城镇污水配套管网整改验收移交也已按期完成。二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快。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6座,超额完成省市下达年度任务。全市100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已全部完成,建设改造城镇污水配套管网410公里、完成率137%,建设雨水管网58公里、完成率116%。乐清、永嘉、文成等5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已开工建设。三是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围绕“大干交通、干大交通,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要求,以城市快速路建设为重点,全面补齐城市内部交通结构短板,温瑞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开工,民航路拓宽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全市建成城市道路98.9公里,打通断头路19条,建成公共停车位9735个。
(三)关注民生,城乡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提升
一是棚改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2019年5月,温州作为浙江省唯一城市,被列为全国12个获得棚改工作激励支持的城市之一。同时今年争取中央、省级资金补助15.5亿元,总额居全省第一,占23.4%。借“棚改”激励之力,完成2018年城中村改造项目“清零”25个,拆除待“清零”建筑3027处;新实施改造项目完成签约4407户、完成率104%,旧房拆除3217户、完成率159%。已完成26个村(区块)签约、完成24个村(区块)旧房拆除,同时完成权属注销、土地报征“清零”年度目标任务。完成重点拆改区块建筑“清零”11158亩,完成率112%。同时,按照中央部署,推进“棚改”向“旧改”转型,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行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个、完成率100%,既有住宅加装电梯89台,完成率111.25%。二是城乡危旧房安全管理大力推进。实现温州市鉴定报告管理系统上线运行,抓好源头管控,加快我市监控防危城镇C级危房的安全隐患消除。完成城镇危房治理改造2226幢、实体解危555幢,农村危房治理改造3009户、实体解危2988户,农村困难家庭治理改造501户(其中无房户60户)。三是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超额完成,全市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33502套、完成率104%,竣工14734套、完成率193.9%,交付12141套、完成率142.7%;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9543户,完成率153.27%。人才住房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审核通过并发放人才住房补贴5941万元,惠及人才2329人。启动新一轮安置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全年累计完成开工项目52个,51451套,完成率113.4%;目标任务累计完成建成项目10个,7180套,完成率100%;目标累计交钥匙11706套,完成率106.4%。公租房常态化申请受理全面实现,“一证通办”、“基层政务公开”试点经验在市域范围全面铺开。围绕打造公租房未来社区的目标,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四)转型升级,住建行业发展蹄疾步稳
一是建筑业行业平稳发展。持续开展“铁锤”3号行动,深入推进“无欠薪”创建、平安工地创建、标化工地创建和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筑市场环境不断提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100%网上办理,一般企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90天以内,一般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90个工作日之内。全面推进建筑工业化,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615.21万平方米、完成率102.5%,其中新开工装配式公共建筑和住宅(不含场馆)426.08万平方米、完成率121.7%,实施住宅全装修569.31万平方米、完成率189.8%。二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围绕“促交易、增销量、稳市场”目标,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防控,积极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重点抓好市区“挖掘需求,有效供给”工作。经省政府全省稳企业防风险城市绩效评估,温州市房地产稳控绩效评分90.89分,表现全省最优,工作经验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批示肯定。2019全年,我市房地产市场呈“供销两旺、量升价稳”的良好态势,全市销售商品房93083套、建筑面积1312.29万平米,销量增速全省第一。三是勘察设计业持续发展。大力推广星级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2.74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823.1万平方米,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32项。深入实施施工图联审改革,实现市场准入“零门槛”。提升勘察设计和建筑施工水平,龙湾区便民服务中心、温州农银大厦两个项目荣获中国建筑优质工程奖鲁班奖,18个项目获钱江杯优质工程称号,203个项目获瓯江杯称号。四是物业服务业规范化发展。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制定《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和《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牵头组织在龙湾区开展“联合执法进小区”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一支队伍进社区(小区)执法的监督检查模式,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党建引领,行风作风向上向好发展
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做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学党章、强党性、担使命”活动,把党章党规学深悟透、入脑入心。主题教育中,围绕“五个够不够”对标对表查找问题,主动收集归纳问题12个,积极深入开展整改,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二是基层基础动力活力有效激发。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主题教育梳理出基层支部各类问题29个,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做到检视问题“不遮掩”“不回避”。持续开展“三服务”活动,为企业、群众、基层办实事36件,持续开展“红色星期天”活动,促进系统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发展。三是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得到涵养。坚持举一反三,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根据市委“清廉温州”建设和省建设厅“清廉住房城乡建设”实施意见,结合部门实际,狠抓“清廉住建”建设进机关、进基层。推行清廉民企建设“引导清单”,在建筑、勘察、设计、物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宣传倡导清廉建设进企业。强化作风建设,严防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全面部署基层站所执法队伍集中整顿行动,惩治违反“四个严禁”行为,进一步推行执法“三个公开”制度,有效落实“两个保障”措施。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微腐败”问题,持续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四是干事担当实干精神持续发力。圆满完成机构改革工作衔接,确保过渡期内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全面深入理顺住建系统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干字当头、只争朝夕,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以上率下,基层干部敢闯敢拼、勇于担当,在全市住建系统形成同心同向干事业、万众一心强发展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形成了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良好导向,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升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治理能力,围绕定位、规划、能级、产业、品质“五大提升”目标,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加快大都市区建设”行动中当先锋、打头阵,重点抓好“八个突出”,不断推进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品质提升,全力推进美丽温州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大建大美专项行动。按照“打造城市窗口,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级”要求,以“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年”为抓手,高水平实施新一轮“大建大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2020年将突出抓好大都市区“十五个1”标配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两线三片”重点区块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瓯江两岸开放式城市公共观景平台建设,提升完善瓯江两岸灯光秀体系。加快推进环大罗山—三垟湿地公园、瓯江—塘河沿线、中央绿轴公园等生态绿心建设。加快实施墨池、庆年坊、朔门等历史街区改造提升,完成禅街、五马街、公园路“联结成线”。二是全力培育城市“月光经济”。重点聚焦“一江(瓯江)、一河(塘河)、一岛(江心屿)、一街区(五马历史街区)、两地标(置信大厦和世贸大厦)”等关键节点,围绕区域特色与优势,精准培育特色餐饮、文化旅游、夜间购物、体育健身、研学培训等“月光经济”业态,发展细分产业集聚成街区、成商圈,推动业态成规模、成特色、成精品。三是启动美丽街镇建设专项行动。按照全省部署,全面启动美丽城镇建设,实施设施提升、服务提升、产业提升、品质提升、治理提升五大行动,努力打造一批“五美”样板城镇。
(二)突出空间拓展,全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一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计划实施12个老旧小区、5299户、50.6万平方米的改造。引入未来社区建设理念,以更高标准统筹整治提升和拆除重建两类改造,打造品质小区。二是推进重点地块城改“清零”。以东部交通枢纽周边地块为重点,在完成待改造的沙中村、沙南村、蟾钟村、建新村等4个行政村的土地报征、入户调查、征收安置补偿方案、资金筹集方案等前期工作后,启动房屋签约等征收工作,并在推进时序上与高铁项目建设时序做好充分衔接。三是推进“安置提速”行动实施。计划开工安置房项目21个、19641套、330.32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项目17个、14659套、269.19万平方米,完成交钥匙项目11个、9781套、193.74万平方米。
(三)突出功能优化,全力推进道路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快速路建设。加快环大罗山“双环多连”道路系统建设,助推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续建温瑞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加快温瑞大道南段快速路二期、沿江快速路一期等工程前期工作。二是继续推进道路建设。建成环山北路生态园段、围垦路等重要主干路,对蒲源路、兰江路等15条断头路加以贯通,完善城市道路网功能。三是加快停车场库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扎实开展智慧停车项目建设,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计划市区新增专用停车位4万个以上、新增公共停车位6000个。
(四)突出环境提升,全力推进生态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和再生水利用、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完成市区南片、文成黄坦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任务,建成乐清虹桥三期、平阳萧江扩容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建成120公里以上城镇污水配套管网。二是推进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聚力打好生活垃圾分类、全焚烧、无害化处置组合拳,按照“县级以上城市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零填埋”和“生活垃圾就地处理、基本不出县”目标,建成6个县(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和永嘉、平阳、文成焚烧设施新扩建工程。三是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温瑞塘河滨水绿道建设,实现绿道休闲与水系保护相得益彰。在街角绿地打造一批“口袋公园”,并增加功能性设施方便市民休闲赏玩。
(五)突出民生保障,全力推进住房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长效机制。坚持因城施策、综合施策、分类指导,根据房地产市场实际选好用好调控政策措施,把握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到实处。实现商品房销售超千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超千亿元。二是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降低门槛,扩大保障范围,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做到“应保尽保”。通过“租售并举”的“共有产权”房形式,全面落实最优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全年筹集各类人才住房3000套。三是加强房屋安全管理。有序推进危房实体解危,突出做好剩余356幢三层以上预制多孔板砖混结构C级危房实体解危,力争在2020年底全面完成。
(六)突出质量安全,全力推进建设行业发展
一是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实施以“铁锤”为载体的质量年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施工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打好社会监督、互联网+执法、工艺升级、质量检测、质量安全保险、协会管理、评优评先等质量安全治理组合拳,切实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二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支持建筑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向产业化、工业化、数字化转型,发扬“工匠精神”,有效提升建筑产品质量,打造精品力作。大力推动住宅装配式、绿色节能建筑发展,实现建造方式的大转型。三是着力推进勘察设计业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城市标配项目院士、大师设计制度,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落实住建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试点任务。不断完善施工图审查豁免制度和后续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施工图审查质量和审查工作效率。
(七)突出效果导向,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持续推进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和企业资质、人员资格等相关审批制度的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健全监管制度体系,确保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住建系统建设,完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市场运行监管、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行政审批服务的信息化、智慧化,不断提升行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三是有序推进物业服务管理改革。修改完善物业管理政策,规范业主委员会运作。以龙湾区执法进小区试点工作为契机,化解小区执法难题,提升物业小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缔造物业小区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
(八)突出党建引领,全力推进治理能力提升
一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深化“三服务”具体行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坚定不移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规范基层党组织运行。以打造“红色工地”、“红色物业”和“红色协会”为主抓手,深入开展“红引住建”党建联动工作,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转化为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民生的引擎和动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部署,对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露头就打、执纪必严。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微腐败”问题,持续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